機械式搟餅機作為面食加工行業的核心設備,通過模擬人工搟面動作的力學原理,結合機械結構的精準控制,實現了面團從塊狀到均勻薄餅的高效轉化。其工作原理融合了材料力學、傳動技術及自動化控制,為規?;a提供了標準化解決方案。

一、面團輸送與初始定位
機械式搟餅機通常配備自動上料系統,面團經擠壓機初步成型為規則塊狀后,由輸送帶送入搟制工位。輸送帶表面采用防粘涂層或網格設計,確保面團在移動過程中不殘留、不變形。部分機型還增設紅外感應裝置,實時監測面團位置并反饋至控制系統,確保每次搟制的起始點精準一致。
二、多級輥壓系統:漸進式厚度控制
搟餅機的核心機構由一組直徑遞增的壓輥組成,通常分為3-5級。面團首先進入直徑較小的初級壓輥,在高壓下快速消除內部氣泡并形成基礎薄層;隨后依次通過直徑增大的二級、三級壓輥,每次輥壓厚度遞減20%-30%,最終達到目標厚度(0.5-5mm可調)。
關鍵設計:
1.輥筒材質:采用食品級不銹鋼或表面鍍鉻處理,確保與面團接觸部分光滑耐磨,同時符合衛生標準;
2.間隙調節:通過手動輪或電動推桿實現輥筒間距的無級調整,適應不同面團濕度及厚度需求;
3.差速傳動:后級壓輥轉速略高于前級,利用速度差產生拉伸效應,使餅皮更均勻且富有彈性。
三、仿生搟壓動作:壓力與速度的動態平衡
為模擬人工搟面時“推-拉-轉”的復合動作,部分高級機型在末級壓輥后增設往復式搟壓裝置。該裝置由偏心輪驅動壓板做平面橢圓運動,配合可調壓力彈簧,在餅皮表面形成周期性變形勢場。
技術優勢:
1.消除輥壓產生的各向異性應力,使餅皮厚度誤差控制在±0.1mm內;
2.通過調整運動頻率(10-60次/分鐘)和壓力(0.5-5kN),適應薄脆餅、春卷皮等不同產品的工藝需求。
四、自動成型與收集系統
搟制完成的餅皮經切割裝置(圓刀或模切)定型后,由負壓吸附裝置或機械臂自動剝離并堆疊至收集平臺。部分機型還集成噴油裝置,在餅皮間噴灑食用油或淀粉,防止粘連。整個過程實現全封閉作業,避免人工接觸污染,單臺設備產能可達每小時500-2000張。
機械式搟餅機通過模塊化設計將力學原理轉化為可編程的機械動作,在保證面食傳統口感的同時,將生產效率提升10倍以上,成為現代食品工業智能化轉型的典型范例。